【编者按】为生动、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红色名村的发展变化,探寻乡村振兴的“红色密码”,由江西省委组织部、江西日报社主办,大江网承办的“喜迎二十大——江西红色名村别样红”融媒体主题宣传活动拉开序幕,旨在通过记者的笔端和镜头,追寻红色记忆、记录光辉历程、讴歌伟大时代,为江西着力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、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样板之地营造浓厚舆论氛围。
大江网/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涂文华、邬强、实习生邬佳义报道:干净整洁的道路,一栋栋别墅般的民居,迎风摇曳的百亩荷花,庄严肃穆的红色景观……走进萍乡湘东区老关镇三角池村,崭新的“红色美丽村庄”让人耳目一新。这里既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原部长何凯丰同志的故乡,也是远近闻名的“红色名村”和全省4A级乡村旅游点。在多彩的田间地头,新一代三角池人踏着先辈的足迹,正用实际行动唱响同一首乡村美、产业兴、农民富的“振兴曲”。
凯丰故里 红色涌动
三角池村,因村内一口三角形池塘而得名,又因是凯丰故里而闻名。阡陌纵横的乡村道路上,一处处红色文化宣传标识、一个个产业基地、一栋栋农家民宿布满村道两旁,给人感觉这个村红色基因无处不在,乡村创业活力遍布村子每个角落。
对于村民们来说,几乎每一位都是红色故事的讲述者。“凯丰同志是三角池村的一张名片,也是村民们心中的精神财富。”村民何柏桂说,凯丰这个名字,对于他们来说,是无上的骄傲和荣光,也是一生的崇仰和传承。
为促进红色资源有效保护和利用,三角池村民们都自发捐款捐物,开始依照原址原样修缮了凯丰故居,在旧有的建筑上改造出凯丰生平事迹陈列馆,并不断挖掘、学习和向世人讲述发生在凯丰身上的革命历史故事。2017年以来,湘东区委启动凯丰故里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工作,围绕红色文化“凯丰精神”的传承与弘扬,在对凯丰故里保护的基础上,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凯丰故里进行环境美化改造。
在凯丰生平事迹陈列馆内,除了一张张老照片、一件件凯丰同志在革命时期使用过的老物件外,还存留着一份2006年3月新华社播发的署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长文《纪念凯丰同志诞辰100周年》。文章对何凯丰同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:“凯丰同志是一位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战士。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,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。他逝世已经50多年,但党和人民并没有忘记他。”
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,家乡人民更没有忘记他。如今,在三角池村还新建了廉政文化教育馆、与党校合二为一的党性教育基地,正好与凯丰生平事迹陈列馆新的“三角池”,涵养着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和红色基因,而村里的三角池,更像是一颗“红心”,被村民们视为“初心湖”。
“红色”赋能 产业“红火”
踏着先辈的足迹,为了美好未来,三角池村民在接续奋斗。
近年来,湘东区老关镇充分利用三角池村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,加上优美的生态环境,让旅游成了三角池的新发展动能,进一步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。
眼下的三角池村,淡淡的荷香,是清雅与幽静的,但也是热闹的。岁月静好的山乡图景下,承载着今天的三角池人创造幸福生活的梦想、奋斗与汗水。
一大早,趁着天气凉快些,村民何启生去荷塘采摘莲蓬去了。“种莲,刚开始可以卖莲蓬,晚些可以卖莲子,到秋冬时节,还可以卖莲藕。”40余岁的何启生,说起种莲产业,自信满满。
何启生是初次创业。原本在外务工的他,看到村里红色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后,毅然回到家乡,做起民宿,承包荷塘,搞起莲虾共养产业,还经常聘用当地村民,如今一年纯收入能达到十余万元。
“三角池村的山好水好生态好,荷塘里养出来的龙虾干净卫生,吸引了不少周边游客前来垂钓。”在何启生看来,种莲养虾比较辛苦,但能在家照顾老人小孩,比什么都好。
如今,在三角池村,已成功探索“百亩百果园,千亩花海”“莲鳖共养、莲虾共养”等农业新模式基地;同时,打造红色旅游配套项目,培育特色民宿20余家,逐步形成旅游观光垂钓、休闲度假的现代休闲农业发展格局,探索出了一条以红色培训带动村民致富增收的特色发展之路。
在这里,人们争相重温入党誓词、聆听凯丰故事、传唱凯丰歌曲、体验农事活动。三角池村成功打造成了多维度的“红色阵地”,红色旅游成了村民增收、整村发展的主要动力。2021年,凯丰故里景区接待各地游客、学习团体达3.8万人次,村集体收入突破30万元,已成为赣湘边闻名的红色文化旅游名片。
村子美了 人心更齐了
产业的发展让村民和村集体增收,也让村民们的心更齐、气更足。
干净整洁的沥青道路旁,树木的掩映后,一栋栋别墅般的民居,让人神往又让人心生欢喜。有人说,城市的现代气息,无线网络、数字化管理,这里有;农村的乡土人情,青山绿水,农家美味,这里也有。
把农村建设得更美丽、更安全、更便捷,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意。近年来,在凯丰故里再塑造的过程中,老关镇始终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巩固提升河长制、林长制工作实效,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,形成以便利基础设施带产业兴旺、以整洁村容村貌展时代新风、以良好生态环境惠民生福祉的红色名村发展模式。
当前,村内改水、改厕、改路、改房、改沟、改塘、改环境和电网、广电网络、互联网络等“七改三化”基础设施已全部到位。三角池村已获得国家级森林乡村、全国红色美丽村庄、全省4A级乡村旅游点、国家3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。
“乡村振兴,我助力!”在凯丰故居前,一位村民正在收拾垃圾、维护卫生,有感而发。在村党建示范路上,另一位村民正在修剪花草、枯木补种,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,在他眼里,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干劲。
如今,三角池村3000多名村民对秀美乡村的新期待,正伴随着红色旅游的兴旺、绿色产业的发展,一一变成了现实。或许,这正是凯丰同志当年在革命道路上追求的梦想。
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|